0%

mark一篇新发的sci

冯老师告知,一篇新发的sci在官网上已公开。虽是承袭于硕士期间研究成果,但也让我完成了一年发表一篇文章的目标。mark一下。

关于研究内容

这篇文章是硕士研究成果的总结,在毕业后进行整理深化和翻译的基础上在近期发表。首先感谢冯老师对我研究工作的指导和帮助,以及两位师弟师妹先后参与其中所做的贡献。
PDF下载地址:点此打开网页后可选择下载PDF
cover of thin-walled structure

我的硕士研究的课题是“FRP抗屈曲加固轴压钢构件的研究”,研究手段是试验+理论分析+有限元模拟:

  • 力学行为研究:通过试验验证“外套FRP套管+内填砂浆”[1]和“内填竹材外包FRP纤维布”[2]两种方法对抗屈曲加固钢构件的有效性;
  • 力学机理研究: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研究加固机理,拓展常规试验所涉及不到的参数分析范围;
  • 应用技术研究:基于以上研究成果,提出FRP抗屈曲加固钢构件的设计方法。

[1] 砂浆试验文章: Feng Peng, Zhang Yanhua, Bai Yu, et al. 2013. Strengthening of steel members in compression by mortar-filled FRP tubes[J]. Thin-Walled Structures, 64(3): 1-12.
[2] 竹材试验文章:Feng Peng, Zhang Yanhua, Bai Yu, et al. 2013. Combination of bamboo filling and FRP wrapping to strengthen steel members in compression[J]. 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(ASCE), 17(3): 347-356.

研究相关成果会编入即将发布的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技术规程》的相关章节,从而转化到工程实际应用中。

一些感受

  • 冯老师在课题组QQ群里说,“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”,不管研究本身的意义,但至少让我硕士阶段的研究更加完整。如果说本科阶段更多的是学习知识,硕士阶段则是创造知识,尤其是毕业后的现在,回顾时更能感受到这种差别。我想,无论研究成果是否足够好,既然有一点真实的成果,就可以和大家分享。好则传播,为别人的研究提供新思路,不够好则聆听同行的批评指点,以弥补缺失更进一步。
  • 通过对计算机行业的接触,我真切地感受到“分享”在不同行业内的差异。计算机行业的热门不是偶然,内因是基于它和各行各业联系的紧密性,这给它带来了广泛的改变世界的能力。许多有想象力和野心的人的加入,带动了这个行业充满活力,不管在知乎还是stackoverflow,总能看到很多程序员的讨论和互动。联想到曾经的网易结构论坛和okok钢结构论坛,曾经的繁荣时期恰好是在基础建设火热时期。而今,前者随网易终止论坛服务而终结,后者的发帖量也早已大不如前。并不是有疑问的人少了,总是有新人到来,而是愿意分享的人不再活跃了。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当行业不再景气,愿意分享的氛围也会不复存在,反过来行业加速前进的动力自然受到影响。
  • 但我仍是看好“分享”的。在分享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总结和沉淀,会有别人的反馈和带来的再思考,这会提升个人战斗力。同时,结识一批有同样技术水平或思想的人,更让我们有可能形成集群战斗力。很多问题不是靠一个人闭门造车就能解决了,如何发现和组建合适的团队,得靠每个人的分享自我。从朋友圈到知乎到stackoverflow,从分享日常琐碎到分享生活经验和专业经验,分享不一定偶遇,但不分享就一定不会相逢。

所以,开始分享吧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:)